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南通创源,实施地点为江苏南通如皋市城北街道惠民西路 18-18 号,利用南通创源现有厂房,不涉及新增用地、不涉及租赁用地的情形。本次项目拟投资 19,664.47 万元用于表面处理生产能力扩产建设。
通过购置国内外成熟、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提升公司自动化生产水平,扩大公司产业化规模,突破汽车关键功能金属表面处理产能瓶颈,匹配公司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产能需求;并基于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精益生产水平、提升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延伸拓展产业链、丰富公司产品品类奠定基础。
本项目建设包括前期工作、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人员招聘及试生产等,从开工建设到完工周期为 3 年。
其中,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合计 17,170.55 万元,大多数都用在新建氨基磺酸镍、化学镍、酸性锌镍、塑料电镀生产线,并添置环保设备,建立智能仓库和数字化信息系统,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见下(设备总价 100 万以上)
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固态废料和噪声。项目拟投入3,158.14 万元用于废水、废气处理系统,中水回用,镍回收系统等环保设备设施购置。
项目废水主要为日常生活办公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工艺废水(包括各电镀生产线)、废气喷淋塔废水、冷却水等。生活垃圾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至如皋恒发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工艺废水,包括综合废水、含铬废水、含锌镍废水、含铜废水、含镍废水、络合废水,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满足回用水水质要求,予以回用,尾水接管至如皋宏皓金属表面水处理有限公司深度处理。
各产线配套废气喷淋塔废水,性质为综合废水,经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接管至如皋宏皓金属表面水处理有限公司深度处理。冷却水循环使用,定期根据冷却效果判定排放,接管排入如皋宏皓金属表面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硫酸雾、铬酸雾、氮氧化物等,废气收集后通过二级铬酸分离器和二级碱喷淋塔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高空排放。
项目固态废料包含一般固废及危险固废。其中,一般固废主要为废边角料、废包装材料、不合格品,生活垃圾等,危险固废主要为槽渣(污泥)、废滤芯、废包装物(危险)、废树脂等。一般固废通过综合外售利用或交由环卫清运进行处理。
本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有污泥切割机以及各类风机、泵工作时发出的噪声。噪声声级约为 75~90dB(A),设计中采取了消声、隔声、减振等降噪措施,以减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建成后,厂界的噪声影响值均可达到《工业公司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限值,对厂界噪声影响较小。
本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出售的收益 25,123.46 万元,年均净利润 4,136.14 万元,税后内部收益率是 19.46%,税后投资回收期为 6.94 年(含建设期)。
本次投资项目南通创源电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表面处理产品扩产建设项目围绕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汽车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产品相关生产能力扩大,及表面处理核心研发技术能力提升,建设实施。
公司深耕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多年,在汽车关键金属零部件功能性防腐表面处理加工业务领域已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为应对汽车零部件行业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等发展的新趋势,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汽车塑料内外饰件发展力度,开发并形成了十多种不同色泽塑料件表面装扮修饰的效果,实现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并拓展了新能源汽车 IGBT 冷却系统业务领域。
受益于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加快、我国汽车及其下游汽车零配件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加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驱动,公司凭借其优质的服务品质、丰富的产品结构、良好的交付能力及市场口碑,下游客户逐步扩大,汽车零部件表面处理服务及产品营销售卖业务需求量不断的提高,现有表面处理、注塑等生产、仓储等能力利用率已趋于饱和,难以应对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及业务领域持续拓展的发展需求。
本次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将较大提升公司汽车关键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汽车塑料内外饰件生产能力,缓解公司因业务量增多面临的产能供给不足压力,满足日渐增长的业务需求,从而为公司抓住市场机遇,抢占前沿市场,进一步攫取市场占有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生产性供给支持。
随着汽车零部件专业化供应体系的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慢慢的变成为整车生产企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为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性能、质量、交付及时性等要求,必须不断精进生产的基本工艺,提升制造水平,而其基础和关键手段则是提升生产装备水平。
本次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在生产制造端运用更先进生产制造设备,推进智能制造建设进程、降低人工依赖,应用科学的生产的基本工艺,建立柔性生产线,从而有效提升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提高各生产环节控制的准确度及精确度,为公司实现品质达标和标准统一以及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提供重要基础,最终提升产品服务的品质和竞争实力。
经过多年运营积累,公司已初步搭建了能够支撑公司日常管理及业务运营的基础信息化服务平台,配备了 AUCOS 控制管理系统、MES 系统、TrueChem系统和 ERP 系统。但随公司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对高效利用数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引入全自动物料管理系统、生产运行流转系统、在线物料信息系统、工厂数字化信息管理及数据采集系统等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生产管理、运营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顺畅传导,供应链上下游协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智能仓库,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柔性供应,加快客户订单需求的响应速度,提升供应链管理上的水准和公司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节能环保合规经营、发展节能环保新技术将成为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本次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将通过购置先进环保设备,选用先进的离子交换技术、中水回用等先进成熟工艺,投入国内外先进的能效等级二级以上的处理设备,顺应国家绿色生产规格要求,实现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一直专注于环境友好型、中高端新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研发及应用,研发成果已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应用中取得了丰硕成绩。通过始终与客户保持紧密的技术合作,公司持续较好地实现用户在技术上不断提出的新诉求。公司研发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应用于不同基材零件,能轻松实现材料保护性、焊接封装等性能以及装饰与视觉效果,应用场景范围除汽车底盘、车身、内外饰、IGBT 冷却系统等产品外,还涉及航空、高铁、核电、家用电器及通信设施等,市场广阔。
面对行业和市场持续不断的发展变化,必须紧跟行业及市场发展的新趋势,把握行业及市场发展动向,布局前沿技术,持续进行技术、产品、工艺创新,才能不断推动技术及产品升级以及推动新技术产业化,从而快速抢占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取胜。随公司客户资源不断拓展、业务规模逐步扩大,客户个性化产品需求及细分产品品种类型也在持续增加,公司现在存在研发资源将难以充分实现用户新产品研究开发需求,不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
本次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加大先进研发、实验测试软硬件设备设施投入,引进高级专业方面技术人才,打造全新研发中心,在整合现有研发资源的基础上,逐渐增强各部门间协调配合性,优势互补,提升公司研发活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研发中心将在现有产品研发技术基础上,持续深研,一方面,把握众多客户差异化的产品研制需求、保证新产品研究开发速度;另一方面,聚焦可传输信号的塑料表面金属化技术、雷达轻量化技术、晶圆电镀技术、IGBT 散热器模组、PTFE(聚四氟乙烯)化学镍复合镀层工艺等前沿表面处理技术,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吸收,促进技术及产品升级,提高技术上的含金量,拓展应用领域,优化产品结构。最终将研发中心打造为公司的新产品研发基地、技术成果应用基地以及先进的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提升公司综合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技术实力及核心竞争力。
公司依托酸性锌镍、酸性镀锌、碱性锌镍、碱性镀锌铁等汽车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技术储备,不断开展技术、工艺、产品的创新开发,成功实现了铜镍铬塑料表面处理技术在汽车内外饰件的拓展应用,并开始步入新能源汽车 IGBT冷却系统应用领域。还将持续拓展到泛半导体、智能驾驶、毫米波雷达、航空航天、核电新材料等各领域。
公司业务规模呈现上涨趋势,随公司在汽车控制臂、连接杆、皮带轮、转向管等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加工产品品种类型的增加;在汽车内外饰件新项目逐渐量产;蒂森克虏伯、T 公司等新客户项目陆续落地;公司新能源汽车 IGBT散热基板进入批量供货等,公司未来预计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随公司应用领域及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投资建设项目的实施,公司对购买原材料、产品生产以及日常运营需求的流动资金也会日益迅速增加,同时,为慢慢地增加产品和技术优势,公司未来还将持续增加研发技术、设备改造、优秀人才引进、建立更加存在竞争力的激励和薪酬体系等资金投入。
随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的不断成长,新兴经济体成为整车消费的主要增长区域,由此带动全世界汽车零部件的生产、研发向新兴市场转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整车厂商基于优化产业链、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等多重因素,推行整车制造的全球分工协作战略和汽车零部件的全球采购战略,凭借逐步的提升的研发投入、相比来说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将迎来可持续的发展机会。我国汽车产业是推动国内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刺激汽车消费、引导产业转型升级。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熟以及立足于引导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刺激居民汽车消费的政策出台,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面临较大的市场潜力。
公司深耕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多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与多家世界一流的整车制造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在汽车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方面,主攻关键零部件功能性的防腐应用。目前已成为多家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的合作伙伴。
客户包括汽车全球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大陆集团、蒂森克虏伯、日立安斯泰莫底盘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毅结特紧固件系统(太仓)有限公司、超捷紧固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零部件厂家,并成为高端品牌汽车(宝马、奔驰、大众、路虎、通用、T 公司等)整车厂商合作指定供应商。
在汽车内外饰件领域,公司致力于内外饰件产品的生产加工装配及轻量化材料、新材料及特别的材料的表面处理应用,基本的产品为 ABS、PC/ABS、尼龙等材料的汽车件产品。
公司销售覆盖海内外,国内销售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长春等地区,国外销售覆盖美国、德国、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家。公司目前已取得了大众、奔驰、宝马、福特、FCA、T 公司、捷豹路虎等国际知名整车厂商的认可资质,并取得了包括延锋汽饰、采埃孚集团、伟速达、宁波华翔知名一级供应商的供货资格,其中奔驰、宝马和大众是公司前三大整车厂客户。
在 IGBT 冷却系统领域,公司新能源汽车 IGBT 散热基板表面处理及冷锻精密加工工艺技术已通过英飞凌的技术验证,2023 年初,已获得上汽英飞凌首批量产订单。汽车零部件行业一旦获得客户认可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会较为长期稳固,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不会轻易变更。公司现在存在客户主要为汽车行业内有名的公司,并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为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能消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保障。
经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公司形成了较强的产品研制、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并有能力改进、设计符合公司实际生产及业务逐步发展需要的工艺及仪器设施。经营多年,下属南通创源、南通柏源子公司均已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分别建成江苏省酸性锌镍合金表面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通市企业技术中心、南通市轻量化复合材料汽车内外饰件工程研发技术中心,并先后取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企业、江苏省科技中小型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公司等荣誉称号。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企业具有授权专利 163 项,正在申请专利 31 项,掌握了汽车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汽车内外饰件非金属表面处理的核心技术。
公司培养了一支结构符合常理、技术力量雄厚、技能精湛的开发团队,研发人员多数拥有工程、化学、材料或其他相关学科背景,在汽车金属零部件表面处理、汽车塑料内外饰等方面钻研多年,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思维。
公司还与福州大学开展高强度耐腐蚀汽车传动部件酸性锌镍合金表面处理清洁生产技术产学研合作,与上海理工大学开展废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工艺产学研合作、与吉林大学(如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探讨研究院开展用于锌镍合金镀层的耐高温钝化液开发、轻量化装饰性外饰件技术研究产学研合作等多项技术合作,进一步加深表面处理技术应用研究和拓展,加速产品技术转型升级。因此,公司较强的研发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丰富的研发经验以及优秀的研发队伍及多方式的产学研合作,为公司保持市场核心竞争优势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是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及可持续运营的重要支撑。
公司对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中的质量把控环节具有充分的认识和经验,在原材料采购、供应商管理、生产的全部过程、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防护和交付管理、产品放行等各环节构建了较为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定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实际生产及应用要求。
公司已通过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ATF 16949:2016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经营管理层较为稳定,主要管理人员拥有行业内多年的研发、生产、市场开发、企业管理经验。
通过引进电镀线的 AUCOS 控制管理系统、MES 生产执行管理系统、实验室 TrueChem 系统及 ERP 系统等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对生产计划、人员调度、研发设计、工艺设计到工序管理、设备状态与管理、品质管理、物料移动管理等实施动态信息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采购供应、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等方面形成了与公司持续发展相匹配的成熟管理模式。
本次投资项目属于现有产能扩张,并且还将进一步加大数字化信息管理及数据采集系统等投入,公司具备拥有充足的能力沿用现有的经营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为项目运营及质量管控提供管理能力保障。
完整版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部门及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背景、需求分析及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条件及方案、项目投资及资产金额来源、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等方面逐一进行研究论证,以确定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为项目投资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此报告为摘录公开部分。定制化编制政府立项审批备案、国资委备案、银行贷款、产业基金融资、内部董事会投资决策等用途可研报告可咨询思瀚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